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工培训,电工培训班,电工学校-湖南长沙阳光电工培训学校移动版

主页 > 技术文章 > 综合资讯 >

沙河手机维修培训学校再谈创业?就业?大学生的现实之惑

    刚刚参加完2017年度国考走出考场的李正轩多少显得有些落寞。“发挥得不太好,估计没希望。”即将面临毕业的李正轩在我区某高校读计算机管理专业。对于李正轩来说,即将到来的毕业季让他有些迷茫和困惑。

    “毕业了,我要去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是直接创业还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毕业在即,许多“李正轩们”一下子茫然了。经济转型期下,一大部分应届毕业生被动地进入社会,虽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想象,却很难找到方向。

    怎么办?国考无疑又成了毕业生们的一个重要选择。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日前结束的2017年度国考笔试中,共有148.63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实际参考人数为98.4万人。这也是继2013年度152万报名人数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高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牵动着整个社会,在经济转型期下,这样的国考比例说明了什么?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倾向正发生着一些变化。今年,毕业生们会如何选择职业和岗位?

  火热的国考

    人称“中国第一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从1994年的4400人,到今年的148.63万人,20年涨了300多倍。近几年来,除去2013年度152万人的报名高峰,2017年度148.63万人的过审规模,也处在了国考报名人数的历史高位。这意味着什么?在李正轩看来,是形势所逼。“我周围同学选择考公务员的比例在20%到30%之间。”李正轩向记者表示,“现在就业压力大,公务员虽然工资待遇不是特别好,但是工作比较稳定。我们班的同学,考研的人占大多数,其次就是考公务员。”

    那么,国考到底是“升温”还是“降温”了呢?“其实,这种‘升温说’的舆论声音直接给公众制造了‘国考重回热点,更加难考’的印象。”内蒙古大学教授何生海认为,这一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对国考“升温”真伪性的判断。“过于纠结这些数据,只会走入误区,造成误读。”何生海表示,实质上,所谓这次国考的“升温”,是在“经济下行”“社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更应称为“合理区间内的波动”。

  “我弟弟前不久参加了国考,其实,我自己也在一边工作一边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因为我父母都是在政府上班的,待遇一直都很好,所以他们希望我们也都能考上公务员。如果我们俩都能考上的话,那我们就成了公务员世家了,且不说多么富裕,但也一辈子不愁吃穿了。”去年毕业的晓娜说,自己最理想的职业还是当公务员。

    与晓娜的想法稍有不同。在我区一家知名私企工作的王丹则表示,“自己也经历过大三实习,大四毕业找工作,可在得到工作之后的日子,才体会到私企也不容易,还不如去考公务员。”王丹认为,现在一些上市公司及外企的岗位竞争更加激烈,而相比之下,国考拼得更多的是知识层面,得到了好的成绩,你就有很大的机会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还不用担心被炒鱿鱼或者公司因为市场大环境影响及经营不善倒闭,而再次失业。“所以我觉得去尝试一下未尝不可。”王丹说。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在许多看好公务员职业的受访者看来,“稳定”和“体面”是选择公务员职业的主要因素。“不论是当下的生活,还是可预见的未来,这两个特征还是会让很多人、很多家庭为之不懈努力。”何生海说。

    自主创业风劲吹

    在看起来万事俱备、稳妥可期的公务员路面前,有人却选择走上了另外一条自主创业的道路,是为了挑战自我?实现梦想?还是有其他什么目的?

    近年来,我市发展了许多的创业园区,园区内基本上以85后和90后人群为主,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大家的定位很明确。已经在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一家公司上班的应届毕业生李建斌,对于是否考虑过参加国考,当一名公务员,则持否定态度。他表示,自己更喜欢的是年轻有活力的团队,能给自己的未来带来无限可能。

    创业园区除了应届毕业生之外,更多的是“大学生创客”,有些已经小有规模,有些则还处在摸索阶段。孙建航是2014年的大学毕业生,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他的公司已经形成规模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创业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没有人去给你制定好的方针政策,你的发展规划是什么,全部要靠自己去想,要靠自己去尝试,错了马上调整,创业路上碰了很多的壁。经验真的是用劳动力和金钱换回来的。”孙建航不无感慨。

    近年来,从国家到自治区再到我市都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这其中,大学生群体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因此,在这方面,自治区和我市也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予以鼓励。这些政策的实施,也体现了各级政府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决心。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创新创业的风险也不小。采访中不少受访专家及创业者们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出许多建议,其中提及最多的一条是,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去年7月,内蒙古民族大学毕业生张琳成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他和同学在我市一个创业园区开了一家开发手机游戏的公司。在了解到“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后,他准备申请。然而,贷款必须要提供银行流水、社保凭证等材料,这样的条件却让他止步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资金因素外,对创业知识和经验的缺乏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门槛。张琳开发的是一款策略手游,虽然产品做出来了,但是由于刚刚创业,公司没有发行能力,在找寻代理时张琳处处碰壁。“资金、市场、家庭因素,都是大学生创业者们的拦路虎。”张琳提醒广大准备创业的应届毕业生,要谨慎创业,不要被市场上的流言蜚语迷惑。

    采访中记者发现,操之过急确实是很多创业者,尤其是从校园里走出来,即刻开始创业的年轻人经常遇到的问题。而对于2014年走出校门的王戎晖,走的则是一条曲折的就业、创业路,一路走来他的感悟是:所有经历都是锻炼,坚持本心踏实做事。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