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测量。隔爆型防爆灯具最高表面温度的测试点是在灯具的外表面。增防爆灯具'>安型防爆灯具则要求其任何部件的最高表面温度都不应超过相应温度组别的规定,灯具的最高表面温度出现在光源的泡壳上。因此,采用同样光源的隔爆型灯具的增安型灯具的温度组别(由于测试点的不同,一个测外表,一个测内部)至少要差1、2个组别。通过这种方法确定温度组别的增防爆灯具'>安型防爆灯具,就不会产生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
2. 灯座采用有隔爆腔的结构。螺口灯座中更换灯泡时可能产生火花的部分应装入单独的隔爆腔内。为了防止螺旋灯泡在灯座中自行松动,灯座的旋人力矩和旋出力矩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单插脚无启动器荧光灯的灯脚和灯座应符合Fa6灯座的规定,其结构也是隔爆型结构。这种结构避免了火花的产生。
3. 开关、触发器等可能产生火花或危险温度的部件应置于隔爆腔,或置于能达到同等安全裕度的壳体内(如浇封,充砂等),以避免点燃可燃性气体。
4. 光源的选择。同其他类型的防爆灯具相比,增防爆灯具'>安型防爆灯具对光源的要求是最严格的。馈电网供电的灯具允许采用的光源为:
A、带有单插脚的无启辉器的荧光灯;
B、一般用途白炽灯;
C、混合光灯(自镇流汞灯)。
上述几种光源在光源意外破裂后,至少10s后不会出现比极限温度高的温度。单插脚的无启辉器的荧光灯,不用启辉器帮助启辉,而采用导电带来启辉。这种灯管在破碎后,无法维持正常工作状态,导电带断开,也不可能再使灯管启辉,整个灯管处于断路状态,不会使灯丝产生高温。而普通荧光灯,在破裂后,灯丝和启辉器形成回路,使灯丝产生有害的高温。这种灯管的灯脚和灯座的结构也符合隔爆型结构的要求。白炽灯在玻壳破裂后,灯泡内真空状态遭到破坏,灯丝很快地烧毁,不会持续产生高温,自镇流汞灯实际上是一个白炽灯和高压汞灯串联而成,在玻壳破裂后,白炽灯在极短时间内烧毁,从而使高压汞灯形成断路状态,迅速地降温。实践证明,装在灯具内的光源自行破裂是个几率很小的事件。为了避免光源被意外事故击碎,增防爆灯具'>安型防爆灯具对外壳抗冲击的能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光源近似苛刻的选择,确保了增防爆灯具'>安型防爆灯具能在爆炸危险性场所1区可靠使用。
5. 镇流器绕组的极限温度比普通灯具内的镇流器绝缘绕组的极限温度要低1O℃,从而使绕组的寿命可提高30%以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镇流器的可靠性。
6. 外壳防护等级要达到IP54以上。较高的外壳防护等级,能使水气和灰尘难以进人。
7. 爬电距离。绝缘材料爬电距离的要求也比普通灯具要高一个等级,以排除绝缘材料发热和击穿的可能性。
8. 绝缘介电强度试验。镇流器绕组与机壳的绝缘介电强度应在相应国家标准规定的试验电压基础上提高10%,并要求每一台产品出厂时都要进行该项试验。标准还对灯泡与透明罩之间最小间距、网罩、电容等提出了具体要求。